创作者何以自处(下)
涅槃乐队主唱兼吉他手柯特·科本(Kurt Cobain)有一句话成为了许多摇滚爱好者的精神信仰。
“It’s better to be burn out than fade away.”
“与其苟延残喘,不如从容燃烧。”
1994年4月5日,柯特·科本在西雅图的一间木屋中饮弹自尽,外界分析,导致科本自杀的原因一是折磨他很多年的胃病,二是他深感自己的音乐不被理解,加上吸毒导致的心理问题和妻子的出轨威胁做引,最终晾成悲剧。实际上在一个月之前的1994年3月4日,于罗马巡演的科本就因与妻子科特妮争吵后试图吞服67粒安眠药,最后被救了回来。
开头这句口号便是出自科本在木屋自杀时所写的遗书,而仔细看来,琢磨一番,我却怎么也无法认为科本的生命之火是在所谓的“从容燃烧”后熄灭 —— 因为无论是“从容”也好,“燃烧”也罢,都与沉默自杀的行为相去甚远,想必,他自己也是有自知之明的,正如他于遗书中所说的那般:I don’t have the passion anymore.
科本的音乐才华毋庸置疑,名声地位更是非同一般,金钱、家庭、粉丝、同道、友人……拥有着常人所难以拥有事物的他最终落得这等结局,在唏嘘之余,或许也能从中窥见些属于创作者的影子。
我们从作者视角来看,到底什么才是有价值的?对于作品而言呢?
可能每个创作者都多多少少会认为自己是特殊的,觉得自己有某种与众不同的特殊天赋,这种天赋将令人惊叹,以及 —— 别人的想法过于庸俗。我自然也不例外,需承认这大抵能称得上一种心态上的脆弱以及身为作者的觉悟不足,所以才需要一种个人的造神(自我即神明,“自我”身为一种造物,人为的奉其为神并化身信徒)来提供属于“自我”的反馈与成为“自我”的快乐聊以慰藉。所谓狂人、青年、激情的艺术家们无不如此,这并非是什么值得指摘的现象,反而还让我觉得颇为可爱,同时,又觉得有些可怜,和创作有关的人一个个是多么的别扭啊,装模作样、虚饰外表,却以内在来决胜负,不由得让人嘿嘿傻笑。
这样的自我,作为神时,需要供养,作为信徒时,需要去维护,神当然只能够是正确的,不过现实是并不会有很多人如科本那般拥有音乐才华的同时又具备响亮的名气,普遍的是,自我与理想割裂、内心与话语割裂、个人意志与外界反馈割裂……到最后,自己都已经注意到了,但是却不想相信,也不能接受,纵使只生活在一个小小的世界里,也要沉浸在那特别之中。
然而,你若是真的才能过人,运气出众,获得了一些成就与赞赏,就会幸福,就会有价值吗?看看柯本,似乎也不是这样。
所谓个人的价值透过他人可以变成零,也可以变成一百,既有认为你不足挂齿、毫无价值的人,也会有一些能为你打满分的家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要有个别人的支持就能成为很强的原动力,推动着身为创作者的自己继续挣扎下去。挣扎之后,有的人这么对自己说:不叫座有什么意义?作品没有被人认知,就等于不存在。而另一部分人会这么说:重要的是表达些什么,就算一时成为话题,但是只要没有对他人的内心造成影响,在数月后就被人遗忘,那真的可以算是存在过吗?二者间并无是非好歹之分,合为一体也无甚不可,我要说的是,我对这二者均欠缺认同,影响他人也好,成就自身也罢,就算你的作品喷薄华光,在作者将注意力转移到所谓价值之上时,就已经囿于斯了,不要忘记,你做一些事情,更多的是在自我实现,只要在做、认真做、继续做下去,那就是对的。
才华不等同于觉悟,成就无法抚慰心灵,深感音乐不被他人理解的柯本是否有想过人与人之间本就不可能互相理解?人在孤独中降生,在孤独中死去,无论与谁关系再好,终究是一个人,就算可以交流,也不代表共有了一切,正如我们的人生一般,摇滚从来都是孤独的音乐。
瞧瞧吧,有人用摇滚去怒吼,有人化纸笔为刻刀,面对虚无要用荒诞抗争,创作者自有属于创作者的方法。
你渴望爱,你寻求理解,你想拥抱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于是乎你去描绘、去演奏、去用至今为止的积累与持之以恒的毅力制作出升华个人信念的血汗结晶。可创作者就算能获得赞赏也不代表能做到念头通达,自以为是的私货、身为作者的倨傲、以及未能燃尽的才能无不时时刻刻的在与名为‘理想’的自我互相倾轧,直到因评价与数据而囿于斯,到头来,或许就连初心都在某刻消失殆尽了。对于创作,我想,只有“极致的自我满足”才是创作者心灵的立锥之地,如《三体》中的这句“毁灭你,与你何干”一般:我挥笔,与你何干?
不接受这个,是无法迎来蜕变的,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容燃烧。
从现实来看,即便已找到自处之道,我们观测世界的滤镜也可能于某个普通日常里被打碎成渣,就如同科本妻子发出的出轨宣言击破了科本的心理防线,我们平静的每一天也可能会被天违人愿的疾病或猝不及防的天灾摧毁,若有那天,或许无人能保有所谓的矜持和淡然罢。
你我皆是这凡尘中的一员,在这混沌态的世界里,能怀揣希望挣扎前进,就已经足够了。